珍貴文物「界碑」 鵝鑾鼻燈塔再現
本報新聞中心/報導鵝鑾鼻燈塔位於屏東縣鵝鑾鼻岬角,是臺灣最南端的燈塔,塔身為白色圓形銑鐵構造,周圍構築堡壘以塔基作為砲臺,圍牆上裝有射擊槍眼,四週設壕溝,並置槍械自衛,曾為我國獨一無二武裝燈塔。燈塔高21.4公尺,內設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,光度達180萬燭光,每30秒旋轉一周,見距27.2浬,是我國光力最強的燈塔,有『東亞之光』的美譽。
今交通部航港局於105年5月17日轄管鵝鑾鼻燈塔附近發現清代海關珍貴文物-「界碑」,材質來自福建花崗岩材質,碑長114公分、寬27公分、厚12公分,重達100公斤左右,由於文物相當彌足珍貴,嗣經整理後,將此重要古物典藏於鵝鑾鼻燈塔展覽室,可由物質證據中窺探清代海關歷史軌跡,歡迎各界人士即日起前來參觀 (燈塔開放時間為每日9時至17時,每星期一不對外開放)。
「臺灣關界」碑見證清代臺灣海關興建鵝鑾鼻燈塔史實,也是目前所知清代臺灣海關管轄下唯一界碑,根據清光緒20年《恆春縣志》記載鵝鑾鼻燈塔立有4塊界碑,本碑立於燈塔東北方向,與方志相互佐證,由此文獻對照實際文物考證,得以瞭解燈塔興建歷史與發展。燈塔具有導航、文化、觀光元素,除用科技突破目視導航功能限制外,交通部航港局亦持續推動燈塔整建經營目標,創造永續深耕的友善環境。
圖:清代海關珍貴文物「界碑」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